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白蚁对枯木与活树的取食选择研究

白蚁是一类营群居生活的社会性昆虫,可取食活体植物、干枯植物木材等,其食性因种类不同而差异较大门。白蚊可加速帖木(枝)落叶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等促进活树的生长也可姓食活树韧皮部及术质部.阻止水分及养分的输送从而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死亡[3。因此,掌握白蚁对活树和帖木的取食喜好有利于分清其对活树生长的利与害,对科学防控白蚁危害绿化树术县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有关绿化树术白蚁种类及其危害的调查研究较多,由于各地绿化树种、气候、土壤等不同,绿化树木白蚁种类及其优势种、主要受害树种也有明显差异[4-3]。四川省白蚊种类较丰富,]成都宜宾、攀枝花等地相继开展了有关绿化树木白蚁危害的调查研究[-g但对优势种白蚊取食选择绿化树种的规律未见相关报道研究。笔者对四川省成都等 16 个市(州)城市区域的公园,行道及住宅小区内活树及枯木白蚁种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采自活树、枯木的白蚁标本数量差异.将采自活树的优势种白蚁标本数量进行聚类分析,旨在弄清白蚊对估术和活树的选择取食规律,为绿化树种的合理选择及其白蚊危害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1 料与方法
1.1 研
四川省(26°03'- 34"19'N,97*21'- 108*12'E)位于中国西南,地处长江上游,东西长 1 075 km,南北宽超过 900 km。全省地貌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为高原、山地,东部为盆地、丘陵。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部分四川盆地气候温暖湿润.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900 -1 200 mm.感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川西北高原,属于青藏高原东南一隅高寒气候,高山草甸植被。川西南山地为横断山脉北段,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气候植物呈垂直分布,主要分布为寒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北亚热带常绿和落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2调方
2010-2020 年每年 3-11 月,对四川我地和川西南山地范围共计 16 个市(州)的城市区域内公园行道以及住宅小区内枯术 活树的白蚊种类进行调查。对疑似有白蚁取食的活树树干、树洞以及枯木等进行检查发现白蚁后立即用银子将其轻轻夹人装有 75%乙醇的 5 ml 离心管中保存,并放入写
有标本编号等信息的硫酸纸,同时完整记录该标本采集时间、地点、数量等信息,采自活树的标本则记录绿化树种名称。标本采集时尽可能采集到兵蚁并注意标本的完整性。标本采集后.在室内将标本中的杂质清除,并逐加或更换乙酵溶液,乙醇溶液应浸过标本保存为宜
1.3标本坚定
利用 Olympus SZ51 体视显微镜观察标本参照《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十七卷等翅目》 对白蚁标本进行种类鉴定。
14
采用 Excel 2007 对标本采集数量及其比例进行计算。利用 DPS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各白蚊种类在活树和枯木的采集数量,采用 : 检验方法分析白蚁对活树、枯术取食的差异:优势种白蚁对各绿化树种的取食规律则以其在各绿化树种(不含未采集到的绿化树种)的采集标本份数为分析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转换,采用组间平均链锁法,测度距离为平方欧式距离 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生成聚类分析树形图[2]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采集白蚁标本共计 1 467 份,鉴定出白蚊18 种,分别乘属于白蚊科 Termitidae 的土白蚊同Odonrotermes,鼻白蚁科 Rhinoteritidae 的故白蚊同Reticwlitermies杆白蚊同 Stviorermes 乳白蚊属 Coptoternes,木白蚊科 Kalotermitidae 的树白蚁属 GIptotermes(表1)。其中,白蚊种类最多的属为散白蚊属,共有 13 种;其次为树白蚁属,有2 种:白蚁属杆白蚊属、乳白蚊属各有 1 种。标本采集数量占采集总数比例大于 1% 的白蚊种类共有 8 种其中黑润故白败 Rericmlitermmies chimersis 数量最多其次为照翅土白蚁 Odontotermes formosans,采集标本数量分别为 685 份和 517 份,占采集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6.7%和35.2%(表1)
2.2 树木存活状杰对白蚊取食的影响
队活树、桔木采集的白蚊标本数量分别为 557份和910 份,占采集总数的比例分别为 38.0% 和62.0%(表2)。经两独立样本r 检验估术白蚁标本采集数量为(318 5)份,显著高于采自活树的标本数量(198土3)份。黑胸散白蚁黑超白蚁等 12种白蚊采自黏木的标本数量及所占比例高于活树而台湾乳白蚁、陇南树白蚊等 4 种白蚊采自活树的
标本数量及所占比例高于枯木,双斑树白蚁、细颚散白蚁等2 种白蚁采自活树和枯木的标本数量及所占

比例相等(表 2)说明不同种类的白蚊在不同树木存活状态下采集情况存在差异。

优势种白蚁对绿化树种的取食选择类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榆树 UImus pumila 等2.3不同白蚁种类对树木种类的取食存在差异。对16 种树木为一类(图 1)。对在各树种采集的黑翅在各树种采集的黑胸散白蚁标本数量进行聚类分土白蚁标本数量进行聚类分析.以平方欧式距离析.以平方欧式距离 4.0 作为最佳距离分割点,可将1.0 作为最佳距离分割点,可将黑翅土白蚁危害的黑胸散白蚁危害的树种分为 4 大类香 Cinnamo树种分为 2 大类,香樟为一类,重阳木 Bischofiamum camphora、银否 Ginkgo biloba 为一类大叶女polycarpa、天然桂 Cinnamomum japonicum 等25 种贞 Ligustrum compactum 桃树 Amygdalus persica 柳树木为一类(图 2)。由此表明,黑胸散白蚁和黑翅树 Salix babylonica 等 7 种树木为一类,柚树 Citrus土白蚁均较易危害香樟.对银杏、大叶女贞等其他树maxima 樱花 Cerasus serrulata 等14 种树木为一种的危害则存在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调查采集的白蚊种类 18 种,隶属于 3 科5属。其中花胸散白蚊 Reticulitermes fiakienensis 经腿故白蚁 Rericliternes cancrifemuris 不在谭速进报道的四川省白蚁名录中,而名录中可危害绿化树木的种类如黄超大白蚁 Macrotermmes barnevi,蔡氏杆白蚁 Srlotennes tsaii 等未在本次调查中发现的。原因可能如下:一是由于随着近年全国各地跨区域绿化树木移裁的频察.一些危害树木的白蚁种类随之被携带至新的适生地生存繁衍[3]。二是本次调查主要在市(州)的城市区域内进行,不同生境的白蚁种类存在差异[4]。三是本次调查采集的白蚁标本鉴定主要采用形态学分类法,容易产生同种异名的情况[5]。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各地绿化树木白蚊危害的调查.在跨区域的树木移栽过程中应加强白蚁危害检查,做好绿化树木白蚁危害的防控,同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加强对白蚊种类的鉴定,提高分类鉴定的准确性。
绿化树木白蚁优势种种类与所调查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树木种类等密切相关[4-5,6]已有对四川省绿化树木白蚁优势种类的调查研究表明,成都市以黑胸散白蚊为优势种类[3,宜宾、攀枝花以黑翅土白蚁为优势种类9。本次对四川省 16个市(州)的绿化树木进行白蚁种类调查,黑胸散白蚊、黑翅土白蚁均为绿化树木白蚁优势种类,与之前四川省部分地区调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白蚁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其选择取食枯木与活体树木的差异多为定性描述门。本次调查通过对活体树木、枯木采集白蚁标本的数量进行比较,表明枯木上采集的白蚁标本数量显著多于活体植物上.定量分析证明了白蚁不仅可在活体植物上取食,而且对干枯植物与木材有着特殊嗜好的规律[,原因可能与枯木经腐朽菌作用后更利于白蚁取食有关[1]。本次调查中发现常被用来支撑固定绿化树木的支撑木也是白蚁取食的重要对象,因此在选择绿化树木的支撑材料时应尽量避免选用木质支撑材料。
目前,有关白蚁对活体绿化树木生长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多,主要有以下三类研究观点:一是表明白蚊不会危害活树的活体组织,仅取食死体组织,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较少危害健康树木[8-”。二是表明白蚁会危害活树,影响其生长,甚至导致其死[20-21]。三是表明白蚁对活树的危害与白蚊种类树木种类、树龄、树木长势等有关[4]。本次调查表明不同种类的白蚊在活树、枯木上采集的数量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白蚁的食性因其种类不同而异[],但对活体绿化树木生长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已有研究表明白蚁对木材的取食率受白蚁种类和木材种类的显著影响[z2-3]对不同树木种类的喜食程度存在较大差异[8,]。目前,针对黑胸散白蚁、黑翅土白蚁取食选择研究较多[.7,25-21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熊强 等研究表明黑胸散白蚊最喜校树皮黄海娣 等研究表明黑胸散白蚁最喜食垂柳和马尾松 Pinuus massomianal2]蒋家文 等研究表明黑翅土白蚁主要危害被树,银楼 Grevillea robusta果荆树Acacia meanisirls]谢美崇等研究表明黑翅土白蚁主要危害香樟和按树[9。由此可见,在对黑胸散白蚁、黑翅土白蚁的取食选择研究中,随者研究区域.范围方法等的不同其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笔者通过对四川省部分地区绿化树种黑胸散白蚁、黑翅土白蚊标本采集数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香樟为两优势种白蚁最喜选择取食的对象,而对其他树木的选择存在差异。因此,今后城市建设过程中在选择绿化树种时应尽量避免栽植香樟等易被优势种白蚁作为取食对象的树木,因地制宜选择抗蚊树种.强化生态防治在绿化树木白蚊防控中的作用。
都考文献:
[1 黄复生,朱世模,平正明,等,中国动物表:昆虫纲 第 17 卷等想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MULLER KWARD D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termites o[21savanna trce.seedling growth(]]. Plant Eoology 2013 214(6)
811 -819.林爱寿.城市公园树本白蚁危害及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372007 ,26(5) :38 -40.书戈,陈正麟,杨峰,等.广西南宁市园林树末白蚊发生种类及47危害情况[J].应用昆虫学报,2011,48(3):769 -774.
51阴灵芳.邢连喜.苏晓红,等.陕西甘肃园林树本白蚊种类及为害情况[J].植物保护 201339(4):151 -155.
67障速进.四川白较名录[]7.四川动物,2014.33(3):449455
[7] 严少解,彭晓涛,孙叙,等.四川省宜宾市白蚊物种多样性及其区系分布特征[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副杂志,2014,25(1):58 -61.
陈尚海,徐鹏,曾小虎,等. 成都地区白蚊种类的测查研究8][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5,21(3):309 -313.
陈华,付朴忠,彭正玲,等.攀枝花市白蚊种类词查及其分布研9]究[]].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6,22(4):385 -388.
10]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 201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2019.
11全国白蚊防治中心.中国白蚊防治专业培训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
12唐启文,唐睿.DPS 数据处理系统:第 2 卷 现代统计及数据挖据[M].4 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13胡茂战,王凡.测阳县外来林木台湾乳白蚊的爱现与治理J].中华卫生系虫药械,2014,20(1):85 -87.
14VASCONCELLOS A,BANDEIRA A G,MOURA F M S,et Termmite assemblages in three habitats under different disturbanceregimes in the semiarid Caatinga of NE Brazil( ]] . Journal ofArid Environments,2010,74(2) :298 -302.
15)徐鹅,陈尚海,张亮,等.黑胸散白蚊不同群体在形态分类特征上的龙异性研究[J].应用民虫学报,2019,5(3):563578.
刘自力,黄雷,易俊骥,等.长沙市白蚊种类及危害情况调查16)[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0(4):298300.
17]庞正平,吴敬,金占宝,等.黑胸做白蚊对不同材料及 3 种处理方铁偏好性的研究[]].环境昆虫学报,2018,40(1》:129135.
[18] 文平,临保中,刘曙雯.园林树末白蚊危害的测查与评价[J].
林业科技开发,2009,23(4):34 -39.
胡和元,刘方勤,徐燕.白蚊取食树末的观察与分析[]].上海19农业科技,2011,281 -82
20黄博严.张学食,维强.湖北省白蚊种类分布及危害的测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2,11(2):150 -154.211陈饲尧,张尽忠,徐连喜,等.白蚁危害影响幼杉成活和成年杉林生长量的研究[J].白蚊科技1996,13(1):6 -11.黄海娣.田洁,谢荐蓉。等.鹏胸散白蚊和台湾乳白蚁对镇江他区几种靠见末材品种的取食鹤好性研究[]].应用昆虫学报2015,52(6):1451 -1458
221
23宋晓例.“白蚊诉饵剩”饵料的筛选试验[]].白蚊科技,199310( 2):11 -15.
24]李冬虎.韩仁霞,陈正峰,等.扬州市区古树名术白虹危害现状分析[]].中华卫生系虫药械,2012,18(1):73 -75.25黄求应,雷朝亮,薛东.黑翅土白蚊的食物选择性研究[J].林科学,2005,41(5):91 -95.
26]HUANG Qiuying ,L.El Chaoliang , XUE Dong. Field evaluationof a fipronil bait against subterranean termite Odoroterwsesformmosares ( Isopder : Teritidae )[ ]]. Joumal of EconamicEntomology ,2006 ,99 (2) 455 - 461.
27
28
297
熊强,李为众,童严严,等.黑胸散白蚊对不同树皮的选择性取食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枝,2016,22(3)288 -290.蒋寒文,尤其,林日钊,等.广西林木白蚊种类词查及防治研究[]].白蚁科技,1995,12(3):26 -33.
谢美崇.林间黑姻土白蚊的食性测查[]].防护林科技,2013
(8):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