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堤坝白蚁危害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
白蚁是世界性五大害虫之一,对水库堤坝、房屋建筑、园林古建、农林作物、市政设施、电力电缆均有危害尤其在水库堤坝安全方面能够产生灾害性破坏。我国传统的白蚁防治技术只能暂时控制堤坝白蚊。且存在污染严重、成本较高的缺陷,完全不能满足现代堤坝白蚁防控的需要。
1 常见的堤坝自蚁种类
土白蚁属和大白蚁属是危害堤坝的主要白蚊种类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危害优势种,其中黑翅土白蚁的危害占95%以上。其中,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危害堤坝的白蚁主要是黑翅土白蚁,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的主要种类是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广东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的主要种类是海南土白蚁!..2]。
2堤坝白蚁危害成因
2.1 原有隐患 建造或整修堤坝前,未彻底清除坝基原有白蚁,遗留物内隐藏的白蚁继续繁殖、扩增,给堤坝造成严重隐患,使堤坝出现早渗早漏[1.3.4]
2.2 局部治理 虽然每年都会采取化学、物理等一系列白蚁防治措施.但只局限于坝体小范围内,忽视了堤坝周边房屋和园林依然存在较多的白蚊活动。同时,堤坝具备适宜白蚁生存繁殖的温湿度,土栖白蚊为了生存会四处寻找食物和水源,周边房屋和园林绿化为其提供了生长场所,居于此处的白蚁对堤坝存在潜在危害I3.4].2.3 有翅成虫飞上堤坝 由于白蚁繁殖蚁具有趋光性
堤坝管理用房等发出的光对其具有引诱作用,在白蚁分飞季节,灯光明亮易将附近山坡和田野的有翅成虫引至堤坝上来,在堤坝配对、营巢、繁殖和危害,这是堤坝白蚊形成的主要原因[3.5]
2.4 人为管理不当 例如,经常在堤坝上晒柴草、树枝堆放木材等.之后又不及时清理:个别地方在堤坝旁建造坟慕、盖猪舍等;在坝肩林区种植白蚊喜食的树木等;治理堤坝白蚁时习惯采用单一的药杀白蚁方法,缺乏对重大蚁巢隐患的评估,在坝体遗留蚁洞隐患,造成新的漏水险情[3.4)
3堤坝白防治技术
3.1 物理防治 常规的物理防治法是目前较环保的方式,但不能完全消灭大坝内白蚁整个巢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与其他防治方法一起配合使用。3.1.1 人工挖巢法 人工挖巢法是一种原始的堤坝白蚊治理方法,无环境污染、无农药残留,技术性强,需要行业内找巢挖巢技术能手实施,对坝体破坏大。同时,由于白蚊传递信息速度很快,一开始挖巢,白蚁会纷纷出逃,蚊王和蚊后被工蚁簇拥到安全地方,找到蚁巢却找不到蚊王和蚁后,巢外残留大量白蚁,大量的蚁道及周围的副巢、空腔等难以全部填堵,开挖坝体的回填质量难以保证,大坝内白蚁未能彻底消灭,给大坝留下安全隐患[3.6.7]。这种方法可适用于浅层幼龄蚁巢。
3.1.2 灯光诱杀法 灯光诱杀法是一种诱杀白蚁有翅繁
殖蚁非常有效且经济实用的方法之一,有白蚁危害的堤坝均适用。在白蚁分飞季节的傍晚,把灯光设施安装在距蚁患区80m以外的地点和蚁源区,并在灯光下设置面积大于3m的药水池,通过灯光诱集使得繁殖蚁落水灭杀使白蚁难以产生新的蚁群,对保护堤坝具有重要作用!2.3.6.8]。这种方法在减少新的白蚁群体方面十分有效。3.1.3 物理隔离法 在坝肩林区可采用简单且易于推厂实施的不锈钢网或清水砂物理封隔法.防止该区白蚁人侵坝体。该方法对控制坝肩林区的白蚁人侵坝体非常有效。水库除险加固时,可采用一定规格的煤渣或小砂石子铺盖在水库大坝草皮层下面,有效阻隔白蚁有翅繁殖蚁建立新的群体,控制白蚁群体扩散[3.6]
3.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法是利用捕食者、植物和菌类生物提取物,根据堤坝上白蚁种类、生态环境、土壤构造和pH等情况,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灭治白蚁。在坝区白蚁繁殖季节,蚁巢周边蟾赊、鸟类、蚂蚁、蝙蝠、蜈、蛇类等动物都是白蚁的偶食性捕食者。可利用坝体内部穿透能力较弱的蚂蚁物种,从坝体表层中将白蚁驱逐出去:可利用坝肩林区中的喜食白蚁的家禽,自然控制白蚁种群;可利用无环境污染、效果好的中草药诱饵剂诱杀白蚁[3.91
3.3 化学防治3.3.1 毒杀法 包括灌浆毒杀法、熏烟毒杀法、毒土阻隔法和喷粉灭治法。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灌浆毒杀法、熏烟毒杀法、毒土阻隔法被广泛运用,对治理堤坝白蚁具有一定的效果,但缺点是污染环境、工程量大、费人力。灌浆毒杀法和熏烟毒杀法是在蚁道内浇灌毒杀剂浸润的泥浆或毒烟,从而达到既杀灭又填穴的目的,但盲目性大,治蚁不彻底;毒土阻隔法是在堤坝施工前,在其周围土壤中浸润叱虫咻、氟铃脉、联苯菊酷类药剂(以前多为氯丹、女氏剂、狄氏剂等)形成阻隔带。目前,我国使用最广泛的白蚁防治方法是喷粉灭治法,主要以伊维菌素和氟虫睛为有效成分,用喷粉器将灭白蚁粉剂喷在白蚁身上,让白蚁带回巢内,通过白蚁彼此间的清洁行为将药
物传递到巢群的其他个体,最终导致整个巢群个体全部中毒死亡[1.7.10-12]
3.3.2 饵剂诱杀法 饵剂诱杀法是利用白蚁的交哺、舔舐行为,将药剂在白蚁间相互传递,最终将药剂带回巢从而将整个巢体的白蚁消灭。该技术通过饵料将白蚁引诱出来,取食含有药剂的饵料.饵剂用量少、针对性强、诱杀效果显著、对环境破坏较小。与之相似的还有投饵诱杀、诱杀箱法、诱集堆法、诱集桩法、诱集坑法[1.3.14]3.3.3 监测控制系统 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是白蚁饵剂监测控制系统。该技术是饵剂诱杀法的升级,根据白蚁活动特点,定期开舱检查白蚁活动,更换饵剂.利用饵
剂诱杀白蚁,达到监测目的,在堤坝上可以广泛应用,达到长期防治效果。远程实时白蚁监测系统是近年兴起的-项新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重点工程和古建园林中,可有效减少人力和化学药剂的使用,具有绿色环保的优势尤其适合在堤坝白蚁综合治理中推广应用。该技术是白蚁饵剂监测控制系统的升级版,是“互联网+”智能绿色环保新技术在堤坝白蚁防治中的应用,可实现非开舱自动检测,实时报送蚁情数据,做到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堤坝的实时蚁情,并能在发现白蚁群体存在时对其进行喷药或投放饵剂.最终实现快速有效治理.实现堤坝白蚁的种群控制,降低白蚁危害堤坝的风险[..2-141
3.4 综合治理 目前,堤坝白蚁防治进入综合治理(IPM)阶段,根据不同堤坝白蚁危害程度,采取多种合理的、可操作的、环保的白蚁防治技术进行综合治理,达到绿色环保有效地控制白蚁危害的目的。综合治理,不是将预防、灭治、监控分开.而是将三者融为一体,同时进行,具有防治效果好、操作简便、对水源无污染等优点针对建成10年以上的堤坝,可先采取诱杀法、毒土灌浆法,后采取物理隔离法.再安装诱杀灯和饵剂监测控制系统或远程实时监测系统长期防治。采用该方式综合防治白蚁.不仅可大幅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完全达到白蚁灭治与预防的要求,还能对堤坝上白蚁的可能入侵实行永久性监控[!.2]。
4 对策建议
4.1 将白蚁防治纳入水利工程管理 充分认识白蚁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防重于治,始终不渝地把堤坝白蚁防治和防汛抗旱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白蚁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堤坝的白蚁防治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只有将其纳入水利工程管理,形成有效管理制度协同专业的白蚁防治机构,落实常年进行全面检查监测和维护工作,才能掌握整个坝区的蚁情,从而及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确保堤坝安全。
4.2 加大远程实时监测技术的研发应用力度 近年来国家对治水兴水提出了新要求,堤坝白蚁防治工作也应适应新形势变化。加大国家专项资金向堤坝白蚁防治领域的支持力度,科学谋划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环保的远程实时监测新技术,促进白蚁防治工作与经济社会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4.3 加强白蚁防治与水利工程技术的融合 当新建、改建、扩建、除险加固和维修养护堤坝时,积极探索堤坝白蚁防治技术与水利工程技术的融合应用,制定白蚁防治综合治理方案。查明新建堤坝的基础、土料场和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白蚁,有白蚁发生的地方应查明白蚁活动情况,确定白蚁种类、种群密度和危害程度:主体项目施工前.必须对工程进行基础清理和药物处理.对周边环境的白蚁危害进行灭治;堤坝改建、扩建、除险加固和维修养护时,应对蚁患区和蚁源区进行白蚁危害检查[2]参考文献
[1]陈亮,刘超华周鹏.浅析水库堤坝白蚁危害及防治措施[]J].湖北植保,2018(5):30-32.
[2]全国白蚁防治中心.中国白蚁防治专业培训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252,257,306,332[3]黄文祥,郝晓东.大中型水库遭受蚁害认识误区及其防治策略[J].城市害虫防治,2010(1):25-27.[4]王甫钊,吴斌.白蚊巢穴定位灌浆技术在大坝无损修复中的应用
[J].中国水利,2010(12):52-53.5]刘向阳.除险加固水库白蚁综合防治技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4):37-39.
[6]郑江发,董兆梁.水库大坝白蚊防治[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7,19(3):13-16.[7]]陈春,黄树春.广西水库大坝白蚁防治浅析[J].广西水利水电2010(5):67-69.
[8]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程:DB34/T2182一2014[S].合肥:安徽省水利厅水利管理处,2014.[9]余龙.荆州市流水水库白蚊防治初探[J].城市害虫防治.2011
(4):37-41
[10]林妙庭,付根明.毒土灌浆防治雾溪水库副坝白蚁[J].浙江水和科技,1996(4):47.
[11]李修文.浅谈土坝中白蚁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7,37(7):
18-19.
[12]顾征毅.水库白蚊防治技术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3):183-184.
[13]庞正平.国内外的白蚁监测控制产品及应用[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7,13(6):402-406.[14]程冬保.TTR法白蚊防治技术[A].现代白蚁防治进展一一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白蚊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白蚊防治专业委员会,2006:51-52
1 常见的堤坝自蚁种类
土白蚁属和大白蚁属是危害堤坝的主要白蚊种类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危害优势种,其中黑翅土白蚁的危害占95%以上。其中,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危害堤坝的白蚁主要是黑翅土白蚁,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的主要种类是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广东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的主要种类是海南土白蚁!..2]。
2堤坝白蚁危害成因
2.1 原有隐患 建造或整修堤坝前,未彻底清除坝基原有白蚁,遗留物内隐藏的白蚁继续繁殖、扩增,给堤坝造成严重隐患,使堤坝出现早渗早漏[1.3.4]
2.2 局部治理 虽然每年都会采取化学、物理等一系列白蚁防治措施.但只局限于坝体小范围内,忽视了堤坝周边房屋和园林依然存在较多的白蚊活动。同时,堤坝具备适宜白蚁生存繁殖的温湿度,土栖白蚊为了生存会四处寻找食物和水源,周边房屋和园林绿化为其提供了生长场所,居于此处的白蚁对堤坝存在潜在危害I3.4].2.3 有翅成虫飞上堤坝 由于白蚁繁殖蚁具有趋光性
堤坝管理用房等发出的光对其具有引诱作用,在白蚁分飞季节,灯光明亮易将附近山坡和田野的有翅成虫引至堤坝上来,在堤坝配对、营巢、繁殖和危害,这是堤坝白蚊形成的主要原因[3.5]
2.4 人为管理不当 例如,经常在堤坝上晒柴草、树枝堆放木材等.之后又不及时清理:个别地方在堤坝旁建造坟慕、盖猪舍等;在坝肩林区种植白蚊喜食的树木等;治理堤坝白蚁时习惯采用单一的药杀白蚁方法,缺乏对重大蚁巢隐患的评估,在坝体遗留蚁洞隐患,造成新的漏水险情[3.4)
3堤坝白防治技术
3.1 物理防治 常规的物理防治法是目前较环保的方式,但不能完全消灭大坝内白蚁整个巢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与其他防治方法一起配合使用。3.1.1 人工挖巢法 人工挖巢法是一种原始的堤坝白蚊治理方法,无环境污染、无农药残留,技术性强,需要行业内找巢挖巢技术能手实施,对坝体破坏大。同时,由于白蚊传递信息速度很快,一开始挖巢,白蚁会纷纷出逃,蚊王和蚊后被工蚁簇拥到安全地方,找到蚁巢却找不到蚊王和蚁后,巢外残留大量白蚁,大量的蚁道及周围的副巢、空腔等难以全部填堵,开挖坝体的回填质量难以保证,大坝内白蚁未能彻底消灭,给大坝留下安全隐患[3.6.7]。这种方法可适用于浅层幼龄蚁巢。
3.1.2 灯光诱杀法 灯光诱杀法是一种诱杀白蚁有翅繁
殖蚁非常有效且经济实用的方法之一,有白蚁危害的堤坝均适用。在白蚁分飞季节的傍晚,把灯光设施安装在距蚁患区80m以外的地点和蚁源区,并在灯光下设置面积大于3m的药水池,通过灯光诱集使得繁殖蚁落水灭杀使白蚁难以产生新的蚁群,对保护堤坝具有重要作用!2.3.6.8]。这种方法在减少新的白蚁群体方面十分有效。3.1.3 物理隔离法 在坝肩林区可采用简单且易于推厂实施的不锈钢网或清水砂物理封隔法.防止该区白蚁人侵坝体。该方法对控制坝肩林区的白蚁人侵坝体非常有效。水库除险加固时,可采用一定规格的煤渣或小砂石子铺盖在水库大坝草皮层下面,有效阻隔白蚁有翅繁殖蚁建立新的群体,控制白蚁群体扩散[3.6]
3.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法是利用捕食者、植物和菌类生物提取物,根据堤坝上白蚁种类、生态环境、土壤构造和pH等情况,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灭治白蚁。在坝区白蚁繁殖季节,蚁巢周边蟾赊、鸟类、蚂蚁、蝙蝠、蜈、蛇类等动物都是白蚁的偶食性捕食者。可利用坝体内部穿透能力较弱的蚂蚁物种,从坝体表层中将白蚁驱逐出去:可利用坝肩林区中的喜食白蚁的家禽,自然控制白蚁种群;可利用无环境污染、效果好的中草药诱饵剂诱杀白蚁[3.91
3.3 化学防治3.3.1 毒杀法 包括灌浆毒杀法、熏烟毒杀法、毒土阻隔法和喷粉灭治法。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灌浆毒杀法、熏烟毒杀法、毒土阻隔法被广泛运用,对治理堤坝白蚁具有一定的效果,但缺点是污染环境、工程量大、费人力。灌浆毒杀法和熏烟毒杀法是在蚁道内浇灌毒杀剂浸润的泥浆或毒烟,从而达到既杀灭又填穴的目的,但盲目性大,治蚁不彻底;毒土阻隔法是在堤坝施工前,在其周围土壤中浸润叱虫咻、氟铃脉、联苯菊酷类药剂(以前多为氯丹、女氏剂、狄氏剂等)形成阻隔带。目前,我国使用最广泛的白蚁防治方法是喷粉灭治法,主要以伊维菌素和氟虫睛为有效成分,用喷粉器将灭白蚁粉剂喷在白蚁身上,让白蚁带回巢内,通过白蚁彼此间的清洁行为将药
物传递到巢群的其他个体,最终导致整个巢群个体全部中毒死亡[1.7.10-12]
3.3.2 饵剂诱杀法 饵剂诱杀法是利用白蚁的交哺、舔舐行为,将药剂在白蚁间相互传递,最终将药剂带回巢从而将整个巢体的白蚁消灭。该技术通过饵料将白蚁引诱出来,取食含有药剂的饵料.饵剂用量少、针对性强、诱杀效果显著、对环境破坏较小。与之相似的还有投饵诱杀、诱杀箱法、诱集堆法、诱集桩法、诱集坑法[1.3.14]3.3.3 监测控制系统 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是白蚁饵剂监测控制系统。该技术是饵剂诱杀法的升级,根据白蚁活动特点,定期开舱检查白蚁活动,更换饵剂.利用饵
剂诱杀白蚁,达到监测目的,在堤坝上可以广泛应用,达到长期防治效果。远程实时白蚁监测系统是近年兴起的-项新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重点工程和古建园林中,可有效减少人力和化学药剂的使用,具有绿色环保的优势尤其适合在堤坝白蚁综合治理中推广应用。该技术是白蚁饵剂监测控制系统的升级版,是“互联网+”智能绿色环保新技术在堤坝白蚁防治中的应用,可实现非开舱自动检测,实时报送蚁情数据,做到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堤坝的实时蚁情,并能在发现白蚁群体存在时对其进行喷药或投放饵剂.最终实现快速有效治理.实现堤坝白蚁的种群控制,降低白蚁危害堤坝的风险[..2-141
3.4 综合治理 目前,堤坝白蚁防治进入综合治理(IPM)阶段,根据不同堤坝白蚁危害程度,采取多种合理的、可操作的、环保的白蚁防治技术进行综合治理,达到绿色环保有效地控制白蚁危害的目的。综合治理,不是将预防、灭治、监控分开.而是将三者融为一体,同时进行,具有防治效果好、操作简便、对水源无污染等优点针对建成10年以上的堤坝,可先采取诱杀法、毒土灌浆法,后采取物理隔离法.再安装诱杀灯和饵剂监测控制系统或远程实时监测系统长期防治。采用该方式综合防治白蚁.不仅可大幅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完全达到白蚁灭治与预防的要求,还能对堤坝上白蚁的可能入侵实行永久性监控[!.2]。
4 对策建议
4.1 将白蚁防治纳入水利工程管理 充分认识白蚁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防重于治,始终不渝地把堤坝白蚁防治和防汛抗旱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白蚁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堤坝的白蚁防治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只有将其纳入水利工程管理,形成有效管理制度协同专业的白蚁防治机构,落实常年进行全面检查监测和维护工作,才能掌握整个坝区的蚁情,从而及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确保堤坝安全。
4.2 加大远程实时监测技术的研发应用力度 近年来国家对治水兴水提出了新要求,堤坝白蚁防治工作也应适应新形势变化。加大国家专项资金向堤坝白蚁防治领域的支持力度,科学谋划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环保的远程实时监测新技术,促进白蚁防治工作与经济社会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4.3 加强白蚁防治与水利工程技术的融合 当新建、改建、扩建、除险加固和维修养护堤坝时,积极探索堤坝白蚁防治技术与水利工程技术的融合应用,制定白蚁防治综合治理方案。查明新建堤坝的基础、土料场和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白蚁,有白蚁发生的地方应查明白蚁活动情况,确定白蚁种类、种群密度和危害程度:主体项目施工前.必须对工程进行基础清理和药物处理.对周边环境的白蚁危害进行灭治;堤坝改建、扩建、除险加固和维修养护时,应对蚁患区和蚁源区进行白蚁危害检查[2]参考文献
[1]陈亮,刘超华周鹏.浅析水库堤坝白蚁危害及防治措施[]J].湖北植保,2018(5):30-32.
[2]全国白蚁防治中心.中国白蚁防治专业培训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252,257,306,332[3]黄文祥,郝晓东.大中型水库遭受蚁害认识误区及其防治策略[J].城市害虫防治,2010(1):25-27.[4]王甫钊,吴斌.白蚊巢穴定位灌浆技术在大坝无损修复中的应用
[J].中国水利,2010(12):52-53.5]刘向阳.除险加固水库白蚁综合防治技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4):37-39.
[6]郑江发,董兆梁.水库大坝白蚊防治[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7,19(3):13-16.[7]]陈春,黄树春.广西水库大坝白蚁防治浅析[J].广西水利水电2010(5):67-69.
[8]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程:DB34/T2182一2014[S].合肥:安徽省水利厅水利管理处,2014.[9]余龙.荆州市流水水库白蚊防治初探[J].城市害虫防治.2011
(4):37-41
[10]林妙庭,付根明.毒土灌浆防治雾溪水库副坝白蚁[J].浙江水和科技,1996(4):47.
[11]李修文.浅谈土坝中白蚁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7,37(7):
18-19.
[12]顾征毅.水库白蚊防治技术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3):183-184.
[13]庞正平.国内外的白蚁监测控制产品及应用[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7,13(6):402-406.[14]程冬保.TTR法白蚊防治技术[A].现代白蚁防治进展一一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白蚊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白蚊防治专业委员会,2006:51-52
标签:
重庆堤坝白蚁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