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虫控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虫百科

虫百科

跳蚤

 跳蚤(tiào zao)是小型、无翅、善跳跃的寄生性昆虫,成虫通常生活在哺乳类动物身上,少数在鸟类。触角粗短。口器锐利,用于吸吮。腹部宽大,有9节。后腿发达、粗壮。完全变态昆虫。蛹被茧所包住。跳蚤为属于蚤目(Siphonaptera)的完全变态类昆虫。成虫体型微小或小型,无翅,体坚硬侧扁,外寄生于哺乳类和鸟类体上,具刺吸式口器,雌雄均吸血;幼虫无足呈圆柱形,营自由生活,具咀嚼式口器,以成虫血便或有机物质为食。

生物特征:

跳蚤属于昆虫是小型、无翅、善跳跃的寄生性昆虫,成虫通常生活在哺乳类身上,少数在鸟类。触角粗短。口器锐利,用于吸吮。腹部宽大,有9节。後腿发达、粗壮。完全变态昆虫。蛹被茧所包住。身上有许多倒长着的硬毛,可帮助它在寄主动物的毛内行动。

 跳蚤的外壳,最具对生命的保护能力,可以承受比体重大九十倍的重量!有一种说法,人的身体,如果有了如同跳蚤身体一样的外壳,而不是如今的皮肉,那么,人可以从一千公尺的高空,摔跌下硬地而安然无恙,也可以承受一千公斤的重物,自一千公尺高堕下的重压。它还有两条强壮的后腿,因而善于跳跃,能跳七、八寸高。跳蚤可以跳过它们身长350倍的距离,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一个足球场。

    跳蚤通常跳上宿主后就不再离开,两天后就可开始排卵。雌虫把卵产在有灰尘的角落、墙壁及地板的小洞里,也可产在动物身上,随着动物的活动而落地或迁移。卵跳蚤白色,大约四、五天就孵化出白色无足的幼虫,幼虫以灰尘中的有机物质和跳蚤的粪便作食料。两星期后幼虫吐丝和灰尘粘结成茧并在其中化蛹,再过两星期跳蚤就从茧里出来了。如果跳蚤碰到动物,马上就会有吸血危害,所以消灭跳蚤时要把墙壁和地上的孔洞用石灰或泥填平。

生活习性:

跳蚤的成虫可以12个月不吃任何东西,一有机会便经由吸血来获得养份。由于跳蚤无特定之宿主,在各种有毛的动物身上均可寄生,甚至包括有毛的没有生命的物品(如地毯)。所以,只控制宠物身上的跳蚤并无法杜绝跳蚤。母蚤会在吸血后才排卵在宿主(动物)身上,卵为呈白色如盐粒大小,无黏性故很容易掉落,在被产下之后的2天至2周内都有可能孵出幼虫,其幼虫呈白色或乳白色;他们通常会藏在地板缝,地毯下,宠物床,幼虫只吃一点东西,如成虫的粪便或环境中的有机物碎屑(人或动物的皮屑、食物残渣等),然后他们将化成茧。之后,跳蚤可依环境之状况不同,于7天至几个月内化成跳蚤成虫。宠物身上的跳蚤比较多时,其卵和黑色的跳蚤粪可以一起被发现,如发现红色污点则为其粪沾湿后所形成。

跳蚤即可能在动物的被毛下产卵,也会在布料、地毯上产卵。在动物体外的跳蚤没血吸就会饿死,但虫卵有卵壳保护则可以过冬。春暖花开时分孵化出来,又回到动物身上寄生。所以家里有猫狗等宠物时,最好不要用地毯,地毯藏污纳垢,也是跳蚤的温床。此外,户外草地上,也是跳蚤产卵的温床,因为狗猫都会在草地上活动。

跳蚤是通过热源来寻找“猎物”的。刚从茧里出来的幼虫急于吸血,通过辨别动物身体所释放的热量的方向找到寄主的位置后就会使劲跳过去。

对人危害:

 对于过敏性人群,跳蚤咬后可能导致一些皮肤病的发 跳蚤生,尤其在夏季,家里有猫狗等宠物的,如果宠物不干净就会滋生跳蚤等寄生虫,咬过人体后易导致季节性湿疹。

跳蚤鼠疫杆菌是引起鼠疫的一种很小的杆菌。这种菌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鼠蚤)传染给人类。跳蚤吸食鼠疫患者的血液后胃中充满了鼠疫的杆菌,食道被细菌阻塞。它们虽是鼠蚤,但有时亦咬人。这种带菌的跳蚤吸入血时血液因食道被细菌阻塞无法入胃而从口部回流到被咬人的身体里,鼠疫杆菌就在这时随同进入人体,使人患上鼠疫。跳蚤在吸食人血时还可能把粪便排在人的皮肤上,其中也含有大量鼠疫杆菌。因为被咬部位发痒,搔痒时会将鼠疫细菌带入微细的伤口,也能使人染上鼠疫。

防治药物: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中,氯氟氰菊酯(功夫)与溴氰菊酯(凯素灵),具有极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而且作用快、持效长,能较快地降低地面游离跳蚤指数。使用方便,直接用水稀释,

能充分发挥药效,分散度良好,对动物安全,无刺激气味,对物体表面无腐蚀破坏作用。溴氰菊酯还兼有一定的杀卵作用。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死蜱(乐斯本)是对卫生害虫防治效果较好的药物。使用毒死蜱乳油稀释后喷雾,对跳蚤有较高的触杀灭效。敌敌畏尽管对人畜毒性偏高,对铜铁制品表面有腐蚀性,但由于其具有击倒迅速和较强熏蒸作用等特点,加上价格较低,所以在大面积室内灭治跳蚤时也可以适当使用。

在喷洒药剂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剂型、浓度的配比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最为重要的。并且,操作人员要注意安全,穿好防护服,戴上帽子、口罩和手套。

还有一种说法,用糖醋蒜头的气味可以薰走跳蚤,但是不能杀死跳蚤。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一个玻璃瓶子放在角落,里面装入适量的糖醋蒜头及淹没蒜头的汁,上面用纱布或者透气的东西封住就可以了。

粉尘螨

虫害识别:

成虫体长约260-360微米,圆形,背沟不明显,胛外毛比胛内毛长4倍以上,雌雄两性均无顶毛。躯体末端有2对刚毛。

生活习性:

生活在褥垫的灰屑和饲料、酵母、谷物尘屑中。

繁殖特征:

在室温20℃和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卵期6-8天,未受精的雌螨不产卵。一般来说,尘螨可以多次交配,交配后每天产卵1-2个,至少可产卵30天。

危害:

粉尘螨与人类气喘病有关。粉尘螨是人类过敏性气喘病的患病原因。

防御方法:

1.搞好环境卫生,居室要通风、干燥、堵塞、填补墙洞和地面缝隙,以免螨在其中藏匿。
2.螨常寄生于老鼠的耳廓内,因此必须大力灭鼠,打断螨的主要传播媒介。
3.要经常保持床上用品的清洁卫生,床单、被褥、枕头等需经常在阳光下曝晒,这样可以杀死和减少床上尘螨的数量;新买回来和第二年再用的草席,一定要用清水反复擦拭几遍,再用热水烫或在烈日下曝晒2-3小时方可使用;不用的草席、棉絮等,一定要晒干,并用纸或塑料、布包裹,撒点樟脑丸等驱虫剂,至于干燥处。
4.贮藏食糖须保持干燥,避免螨类发生。
5.家中贮藏的补品、干果之类,要经常经阳光晒4-5小时,待阴凉后再密封放置在陶、瓷器皿中保存,可获得良好防螨效果。

长角扁谷盗

虫害识别:

体长1.4 -2.2mm,宽0.5 - 0.7mm。体极扁平,暗褐色至暗赤褐色。头部背方有1条后横脊;雄虫上颚侧缘无齿;触角长,雄虫触角长为体长的3/4,末3节长而两侧近平行,雌虫触角约为体长之半,且触角节较粗,近念珠状。前胸背板宽为长的1.2~1.3倍,两侧向后不显著狭缩,前角圆而后角稍尖。鞘翅长不大于其总宽的1.75倍,第1、2行间有4纵列刚毛。雄性外生殖器的2块附骨片下方的一片骨化弱;雌性交配囊骨片在一端强烈弯曲。

生活习性:

幼虫除食害碎粮、粉屑外,常钻入米象产卵孔内食米象卵。老熟时,把粮食碎屑缀作成白色薄茧,在其中化蛹。最适温度是37℃,该虫对低温抵抗力较弱。

繁殖特征:

1年发生3-6代,以成虫在较干燥的碎粮、粉屑、尘芥中过冬。每雌虫平均产卵242粒,卵往往产于四龄幼虫的茧内。幼虫喜食种子的胚,有自相残杀的现象。

危害:

成虫、幼虫为害破碎的禾谷类、中药材、食品、豆类以及粉类等。

臭虫

臭虫在我国古时又称床虱、壁虱。臭虫有一对臭腺,能分泌一种异常臭液,此种臭液有防御天敌和促进交配之用,臭虫爬过的地方,都留下难闻的臭气,故名臭虫。

臭虫主要栖息在住室的床架、帐顶四角、墙壁、天花板、桌、椅、书架、被子褥、草垫、床席等的缝隙和糊墙纸的后面。栖息处所带有许多褐色的粪迹。 
臭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夜间叮咬吸血,扰人睡眠。叮咬时,其唾液注入皮内,中含异性蛋白质,可致局部红肿,奇痒难忍。若长期被较多臭虫叮咬,可产生贫血(尤其是营养不良者)、神经过敏及失眠,严重影响健康。臭虫会传播多种疾病,如回归热、麻风、鼠疫、小儿麻痹、结核病、锥虫病、东方疖、黑热病等。

危害企业类型:酒店业 
臭虫的防治非常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寻找和消杀.

蚂蚁 
   蚂蚁是一类高度进化的社会性昆虫,每窝蚂蚁数量从300,000到500,000不等,通常由雌蚁、工蚁和兵蚁组成。蚂蚁在室外草地、树桩、石块下、枯枝落叶下、墙基缝隙等处筑巢。在室内则集中于墙壁缝隙、瓷砖缝、地板下、家具缝隙中筑巢。 

   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蚂蚁栖息地被人占用,使得蚂蚁不得不进入室内与人相伴而产生危害。

传播疾病。蚂蚁常年出没于垃圾之地,置身于病毒之中。甜香腥油类食物、粪便、浓痰、腐尸等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因而能携带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鼠疫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等。 
2、当蚂蚁受刺激时,还可以直接叮咬攻击人尤其是爱咬儿童、病人,造成感染和败血症,广泛传播各种疾病。 
3、密度高时,蚂蚁还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 
4、蚁还会给房屋的某些部分(地板、天花板)带来损害,是一种新的潜在的卫生害虫 


蜱虫

蜱(pí)也叫壁虱,鳖吃,俗称狗鳖、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狗豆子、牛鳖子。在四川方言中有叫逼煞(读音shà)等。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蜱叮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感染。

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pí),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

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侵袭人体。

危害

携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

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预防蜱咬

1、消灭家畜体表和畜舍中的蜱虫,可喷洒敌百虫、敌敌畏等杀虫剂。住房要通风干燥,填抹墙缝,堵封洞穴,畜棚禽舍要打扫干净或用药物喷洒,以消灭蜱的孳生场所。

2、加强个人防护,进入林区或野外工作,要穿长袖衣衫,扎紧腰带、袖口、裤腿,颈部系上毛巾,皮肤表面涂擦药膏可预防蜱虫叮咬,外出归来时洗澡更衣,防止把蜱虫带回家。

另外现在是夏天,正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好季节,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就是到野外游玩时,除上述两点要注意之外,别去尚未开发好的风景区、尽量少去草丛浓密的森林野地。这样我们就会避免蜱虫咬伤。 

臭虫

 

 臭虫,半翅目(Hemiptera)臭虫科(Cimicidae)昆虫,在中国古时又称床虱、壁虱,约75种,世界性分布,吸食人和温血动物的血液。臭虫体扁宽,长4到5mm(少於0.2吋),雌虫体积要比雄虫大,红褐色,翅退化呈鳞状,有臭腺,分泌物有特殊气味。

臭虫生活在人居室及床榻的各种缝隙中,白天藏匿,夜晚活动吸血,行动敏捷,不易捕捉。发育为渐变态,生活史有卵、若虫和成虫3期。若虫和成虫都嗜吸人血。

危害

臭虫夜晚吸血骚扰,使人不能安眠,长期叮咬、吸血,可引起人的贫血、失眠、神经衰弱,而且由于臭虫叮刺时将唾液注入人体,放出一种扩张血管的刺激性物质,引起瘀点或瘙痒性风团,常排列成行,可使皮肤敏感性较高人的局部出现红肿,痛痒难忍。

在非洲,有因臭虫大量吸血引起贫血,或诱发心脏病及感冒的报道。臭虫长期被疑为有传播疾病的可能。

虽然用实验方法可使臭虫感染多种病原,但至今尚未能证实在自然条件下臭虫能够传播疾病。

臭虫的扩散

住宅、旅馆、饭店、影剧院、公共交通车站以及公共洗手间都有可能发现臭虫。会随衣服、手提箱、家具和其它个人物品传播,也会通过旧家具或租用家具传播。

防治方法

防治臭虫最基本的方法是保持房屋的清洁,定期修补房屋细缝,及时在臭虫滋生场所用杀虫剂处理。

(1)有臭虫的房屋,特别是木房,须进行整修。墙壁、地板等缝隙都要用油灰或石膏油灰嵌缝。家具如床、桌、椅缝隙,也要用油灰嵌缝,使臭虫无处滋生。

(2)有条件的也可用蒸汽杀灭。

(3)从室外取回的衣服、被褥、行李、家具都要检查,发现臭虫要处理后才送进室内。

(4)可用科士威喷剂喷洒,将床上(除床板)的物品全部清理出来,被子、枕头、衣服等在太阳下暴晒。将床板正反两面进行全面打湿。其它孳生场所如柜子、床架缝隙、房间角落也进行药物处理,没什么刺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