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新闻 > 科普知识

房屋散白蚁防治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27 | 发布作者:admin123


白蚁是世界性五大害虫之一,包含了较多的种类,其中散白蚁属于白蚁中的一种。结合当前对散白蚁的研究,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散白蚁成虫分飞始期,此时,气温逐渐升高,空气湿度大,为散白蚁分飞创造有利条件。大量散白蚁会啮蚀树木、家具、建筑材料、桥梁涵洞等,对植被、房屋建筑、桥梁结构等产生严重影响,进一步影响到桥梁通行安全、房屋居住安全等。近年来,随着对散白蚁的研究,其所造成的危害不仅局限于植物、房屋建筑,其也会对交通通讯设备、丝绸、图书、档案、布匹等造成严重影响。鉴于散白蚁对房屋的建筑的危害性较大,使得房屋建筑存在安全风险,需要重视对散白蚁的防治研究,依靠各类技术手段提高对散白蚁的防治,全面预防并减少其可能产生的危害。本文主要结合相关资料中对房屋散白蚁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房屋白蚁防治提供依据。

1 散白蚁概述

对散白蚁相关知识的了解更有利于进行散白蚁的综合防治,散白蚁为土壤、木质两栖白蚁,通常不用建造大巢穴,但是会在木材或土壤中腐蚀或穿透成孔。散白蚁的巢穴易发生转移,并且分群能力强,基本生存条件为湿度、温度以及食料,因而在水源充足、植被丰富地区较常见。现代资料显示,当温度超过4C的情况下,散白蚁可成活,其中最适宜的温度在20-23C,潮湿环境中有利于散白蚁得到自身需要的水分。散白蚁因为本身巢穴较小,群体不集中,相对分散,这也是称之为散白蚁的主要原因。根据散白蚁的生活条件,一些温度较高、潮湿的地区容易出现散白蚁,同时散白蚁喜欢食用木质纤维类物质,大多数家庭中的木质构件较多,因而这些区域很容易出现散白蚁。部分资料报道指出,散白蚁对砖木结构房屋有着较大的破坏力,对砖混结构房屋的危害程度小一些,因而砖木结构较多的老城区发生散白蚁的风险更大。综合温度、湿度以及散白蚁的食料需求,房屋建筑均可满足散白蚁上述生存条件,这也是散白蚁容易破坏建筑的原因之一。随着对散白蚁的深入研究,其生存能力较强,同时适应能力也较强,并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

结合对散白蚁的研究,其整体防治难度较大,主要是因为散白蚁的群体较小,巢穴较分散,通过分散可规避并影响相关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无法实现“一窝端”:同时散白蚁具有耐低温特点,繁殖能力强,且生存环境范围较大,因而针对散白蚁的防治,需要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或者防治单位完成处理,保证整体对散白蚁的防治效果。

2 房屋建筑中散白蚁防治现状分析

鉴于散白蚁对房屋建筑的破坏力较多,增加房屋不安全因素,需要积极采取防治技术。目前较多地区针对房屋建筑中的散白蚁主要采取毒杀法,即通过粉剂毒杀法、液剂喷洒法造成散白蚁中毒,达到消灭散白蚁的目的。不过不同地区因为在散白蚁消灭中使用的药物剂型不同,造成用药效果也有差异。粉剂毒杀法使用的多为慢性胃毒剂,即在散白蚁身体、蚁巢、蚁路、分群孔、取食点等相关位置喷洒药粉,使得散白蚁个体沾染上药粉,通过不同白蚁交哺、清洁等行为实现药粉在不同散白蚁个体之间的传递,从而使得散白蚁死亡。

液剂喷酒法多使用触杀性药剂,针对药剂可以触及到的散白蚁可将其消灭,而对于无法触及到药物的散白蚁,只能起到驱避作用,无法将大量散白蚁消灭。

粉剂毒杀法在房屋白蚁防治中应用较广,其除了对散白蚁发挥作用,同时还能用于乳白蚁类、土白蚁类等杀灭,不同白蚁中,粉剂毒杀法对乳白蚁类的整体灭治效果更好,关于粉剂毒杀药物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包括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毗哗类、生物类、有机氟类、氯代烟碱类等,上述相关药剂基本还处于试验阶段,不同新型药物在散白蚁杀灭方面的作用也未得到证实,现阶段散白蚁杀灭仍然以灭蚊灵、三氧化二砷药物为主。除了粉剂毒杀法,液剂喷洒法在散白蚁杀灭方面也有应用,其能够作用于散白蚁的活动区域,如果白蚁活动过程中接触到或者吸收了药物的药液,可在药物作用下使得散白蚁中毒并死亡,部分散白蚁可能因为接触药物而发生转移。为了保证对散白蚊的杀灭效果,通常需要合理控制喷酒药液的季节,人选择在春季、冬季,这些季节属于散白蚁的繁殖以及羽化成熟期,蚁巢内的散白蚁数量会增加,同时在蚁巢附近活动的白蚁数量也会增加,这样通过喷洒药物,促使更多散自蚁得到消灭。

3 房屋白蚁防治技术新进展

考虑到传统散白蚁使用药物防治效果不理想、防治范围有限等问题,当前关于散白蚁使用不同技术进行防治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一些散白蚁防治新技术在应用中符合当前绿色环保要求,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不同资料中报道的房屋敬白蚁防治技术予以分析。

3.1 散自蚁生物防治技术方法分析

所谓生物防治指的是利用生物方法达到防治病虫害目的,如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通过生物防治技术的使用可降低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生物防治技术在使用中依赖于不同生物物种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即通过一种或一类生物去抑制另种或另一类生物。

3.1.1 捕食者

捕食者中包括专性捕食者,也包括随机捕食者,其中专性捕食者方面,如膜翅目蚁科昆虫,结合相关资料研究,包括切叶蚁亚科大头蚁属Pheidole的P.titanis、猛蚊亚科细额猛蚁属Leptogenys、中盲猛蚁属Centromyrmex、Termtopone属、Megaponera属的部分种类等,这些昆虫可专性捕食散白蚁。国外资料报道指出,生活在坦桑尼亚海岸的干燥森林中的Pachycondylaanalis,其以白蚁为食,并且会进攻白蚊巢,并对蚁路中外出觅食的白蚁具有捕杀行为。部分资料报道指出,专性捕食白蚁的脊椎动物都是哺乳动物,这些动物有捕食白蚁的特点与较好的适应性,这些动物可洞挖穴,并将蚁巢捣毁,然后舐食白蚁,能够破坏白蚁巢,此类哺乳动物中可捕食散白蚁的有南美的食蚁兽、印度的懒熊、非洲印度与中国的穿山甲、土豚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犹徐、非洲的土狼、澳大利亚的袋食蚁兽、针鼹等。

在随机扑食者方面,国外学者也有相关的研究分析,比如猛蚁亚科、蚁亚科中的几种蚂蚁可攻击台湾乳自蚊C.formosanus。脊椎动物方面,部分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对散白蚁也有一定的捕食。因而,从生态学与食物链方面分析,保护好常见的益鸟、青蛙、蟾蛛等,对杀灭散白蚊的有翅成虫、减少散白蚁密度等具有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散白蚁对房屋建筑等造成更多的损害。

3.1.2 寄生物

近年来,部分研究发现散白蚁中还存在寄生物,部分寄生物可寄生在散白蚁个体中,部分寄生物则可寄生在散白蚁巢中。比如散白蚁附肢上、散白蚁群体中均由寄生性瞒类的发现,部分研究指出散白蚁巢中也有蝴类的存在。基于上述分析,部分学者通过试验分析的方法,试验证实蜡类在防治黑胸散白蚁R.chinensis方面有作用,不过因为整个防治中需要保证与等待鳞的繁殖生长,使得实际对散白蚁的防治速度相对缓慢。

3.1.3 病原性微生物

近年来,较多研究指出病原性微生物在散白蚁防治技术应用中也有应用,通过相关病原微生物实现对散白蚁的杀灭。有学者在研究分析中明确指出线虫可作为一种有效防治散白蚁的生物杀虫剂,较多厂家已经进行线虫杀灭散自蚁的研究以及杀虫剂制作。也有研究报道指出线虫防治白蚁效果并不理想。有学者通过试验分析的方法,选择台湾乳白蚁和散白蚁R.flavipes,通过对其使用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和异小杆线虫属各2种线虫,结果证实所使用的4种线虫能够浸染散白蚁,引起散白蚁的死亡,不过上述试验局限于室内,关于室外环境中线虫对散白蚊的杀灭效果研究较少。

部分研究指出细菌在散白蚁防治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不过当前关于细菌杀灭散白蚁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细菌在白蚁防治方面主要是关于苏云金芽抱杆菌Baci1lusthuringiensis的研究,有学者通过实验分析的方法,将欧美敬白蚁和另外--种散白蚁R.hesperus置于实验室中,同时将上述白蚁种群暴露在苏云金杆菌内毒素、抱子囊、芽抱等混合物中,通过对散白蚁进行6天观察,散白蚁的死亡率超过95%。随着DNA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部分文献中指出可利用DNA重组技术,得到苏云金杆菌品系并含有白蚁特异性内毒素,通过将该毒素结合微胶囊技术,理论上可实现对散白蚁的防治,不过关于其实际情况尚处于研究阶段,还需要不断地加大研究与分析。

微生物中真菌对散白蚁防治也有一定的作用,较多资料指出通过昆虫病原真菌微生物可实现对散白蚁的防治。关于利用真菌防治有害散白蚁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如国内外最为关注的球抱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有学者在文献报道中指出。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可联系删除